“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在前!”日前,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晓峰带领自贸区法庭负责人康强等人与管委会营商环境局局长范人伟、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雪松到辽宁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回访调研,并召开调研座谈会。
为切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动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法院与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法庭+网格化帮扶”联调共治备忘录》,组建了“法官+特邀调解员+网格员”的诉前调解和司法服务团队,探索构建“法庭+网格化帮扶”联调共治新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入企 洞察困境
7月初,营口自贸区辖区企业辽宁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因受上年度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全体员工已连续6个月没能正常开工资,近半数员工离职,在岗40余人也无心生产,部分职工多次向自贸区营口片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投诉欠薪,企业陷入困境。
为使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避免事态升级恶化,自贸区法庭与自贸区管委会劳动监察部门一同启动联调共治备忘录调解模式。7月12日,自贸区法庭康强、焦冰冰,驻庭调解员郭宝菊、高淑君等一行人,应劳动监察部门请求,与自贸区管委会劳动监察支队支队长程阳、网格员马雪娇等一起来到辽宁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了解情况。
和解 共渡难关
交谈中,企业负责人朱某某诚恳表示,公司目前正面临由军工材料向民用材料转型的关键期,由于受前三年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但有信心把企业继续做下去,希望法院、政府能多做工人思想工作,理解企业,支持企业,共渡难关。当日下午,自贸区法庭又邀请接待了5名讨薪工人代表,耐心听取了各位代表的意见。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自贸区法庭和管委会相关部门多次深入企业交谈,与讨薪员工交换意见,通过“面对面”等方式沟通调解,最终企业与员工达成和解意见,一起“讨薪风波”在西市区法院和管委会的及时疏导下得以平息。
新生 拿下大单
在11月回访过程中,王晓峰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询问了企业的经营状况、生产安全和劳务用工情况,实地查看了企业产品,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司法需求,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企业负责人表示,前期通过法官的耐心沟通和劝导,3名员工陆续撤诉,公司已按期兑付了近半数欠付工资,一批离职人员重返工作岗位,员工人心稳定,企业在今年8月份签订了超亿元订单,非常感谢法院对企业的支持与帮助。
西市区法院以诉源治理工作为抓手,把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环节,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和关口把控,着力为企业解纠纷、优环境,为营造安全稳定、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