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背景
小到处理交通违法罚款,大到处理交通肇事,老百姓最心焦的就是费时、费油、费心情。如何不再东奔西跑?2024年,营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盯社会综合治理重点、难点和堵点,以“专业+机制+大数据”为牵引,率先建成全国首家全链条市域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理合成作战中心,探索出跨行业协同、跨领域融合、全链条闭环管理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与处理新模式。
事故预防与处理合成作战不仅是警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公安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打造“合成化、一体化”新工作格局
12月9日,卢先生大清早顶着寒意刚进门,便享受到了来自营口交警免费的便民轮椅暖心服务。“交管窗口真暖啊!15分钟一站办结!”处理完业务的卢先生高兴地说。
服务群众,不仅体现在“暖”,还要体现在“快”!对此,营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刘成刚表示,为打造“合成化、一体化”的事故预防快速处理新工作格局,营口公安于2024年建立3200平方米的道路交通事故防范处理合成作战中心,最大限度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部门联动。
中心充分吸收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平安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等24家商业保险公司,开设12个窗口,融合人民法院、司法局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相关部门进驻合署办公。
通过一系列整合、联合、融合,中心探索打造了“良性互动、创新驱动、专业带动、部门联动、整体推动”的大事故预防和处理格局,构建了“功能合理、方便快捷、优势互补、专业高效”的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理一体化闭环运行体系,实现了全天候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跨警种深度协同,全面提升了道路交通打防管控实战效能。
搭建“实战化、智能化”快联运行新体系
营口市人民调解中心主任、营口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王辉组建的“金牌调解室”自入驻交警部门以来,工作成果可谓一目了然:“用最快最好的服务化解矛盾,达成调解!”
实行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提升矛盾纠纷处置能力,对事故处理过程突出“调”字,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调解工作贯穿于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做到“一事双结”。
记者“体验式”见证了窗口办理的便捷。此前,办理保险理赔手续要跑多个地方,又费时又费力,现在一个大厅全办妥。这得益于营口公安依托交警事故预防与处理合成作战中心以实战业务为导向建立的“三核三快驱动”新型警务运行机制,助推单成体系互为交叉,助力多元合成资源共享。尤其是组建“一室三队一专班”,利用数字公安、智慧交管、科技赋能,实现事故责任“一把尺子”认定、保险理赔“一窗式”办理、事故处理“一站式”服务、案件办理“一体化”运行,最大限度实现警力无增长、警务效能大提升。实现快联运行新体系“实战化、智能化。”
实行“精准化、便捷化”快办服务新举措
“对简易车损事故处理突出‘快’字,简化办事流程,能线上处理的不线下解决,能当天处理的绝不拖到第二天。”营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于泳表示,要尽最大可能为当事人节省时间——只进一扇门即可办理所有涉交通事故处理类的具体事项,彻底解决当事人东奔西跑费时耗力的难题。
凡是营口市主城区内发生的车辆剐蹭、轻微车损事故,视频远程快处队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迅速开展远程网上勘查、网上取证、网上定责,快速拆除事故现场,恢复交通秩序,实现交通事故在“掌上”办结、事故纠纷在“指尖”化解。同时,依据大数据研判,对事故原因及“人、车、路、企、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事故调查报告、审查复盘报告,查找致祸根源,做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复盘调查回溯、隐患问题整改一体化全流程闭环式运行,实现“精准化、便捷化”快办服务。